本文作者:author

阿里影业财报揭秘:增长神话下的四大隐忧

阿里影业财报揭秘:增长神话下的四大隐忧摘要: 阿里影业2025财年财报:增长背后潜藏的隐忧阿里影业最近发布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,数据看起来确实光鲜亮丽。营收增长33%,经调整EBITA盈利增幅高达61%,连续五年实现盈利...
阿里影业财报揭秘:增长神话下的四大隐忧

阿里影业2025财年财报:增长背后潜藏的隐忧

阿里影业最近发布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,数据看起来确实光鲜亮丽。营收增长33%,经调整EBITA盈利增幅高达61%,连续五年实现盈利。这不禁让人觉得,阿里影业似乎已经找到了在影视行业生存的法宝。

内容矩阵:数量与质量的博弈

财报中提到储备了约40部新片,投资和自研/合制项目各占一半。这数字听起来很唬人,但仔细想想,真正能成为爆款的又能有多少?现在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,不是随便堆砌几个流量明星就能糊弄过去的。而且,这么多项目同时推进,会不会导致资源分散,反而影响了单部影片的质量?就像《封神第二部》这种,砸了那么多钱,效果也就那样,观众又不是傻子。

票务平台:一家独大背后的危机

淘票票和大麦在票务市场的地位确实稳固,但这种“一家独大”的局面真的好吗?没有了竞争,服务质量会不会下降?而且,现在各种演出票务的猫腻也越来越多,强制捆绑销售、虚假宣传等等,平台真的能完全杜绝这些乱象吗?别到时候用户体验差了,全都跑去其他平台了。

AI 赋能:噱头还是真材实料?

阿里影业在AI上的投入确实不少,又是虚拟拍摄影棚,又是数字人,又是“灯塔AI”。但说实话,这些东西到底能给影视行业带来多大的变革,还有待观察。虚拟拍摄降低成本是好事,但如果因此牺牲了画面的质感和真实感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数字人就更别提了,现在技术还很不成熟,弄不好就会弄巧成拙,让观众觉得尴尬。至于“灯塔AI”,接入个大模型就能“助力宣发提效”?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了吧?宣发的核心还是内容本身,AI再牛逼,也救不了一部烂片。

IP 衍生:割韭菜的新姿势?

阿里鱼在 IP 衍生品上的增长确实亮眼,但也要警惕过度商业化的问题。现在很多 IP 衍生品,质量参差不齐,价格虚高,说白了就是“割韭菜”。如果只顾着圈钱,而不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,最终只会透支 IP 的价值。就拿锦鲤拿趣来说,和那么多影视剧合作,真的能保证每一款潮玩都对得起粉丝的期待吗?还是只是蹭个热度,随便搞点东西出来圈钱?

总的来说,阿里影业的这份财报,既有亮点,也有隐忧。虽然营收和利润都在增长,但也要看到,影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观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如果阿里影业不能真正提升内容质量,优化用户体验,只是靠着资本和技术堆砌,最终只会迷失方向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